💡
云原生技术有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云原生的代表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 API
这些技术能够构建容错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结合可靠的自动化手段,云原生技术使工程师能够轻松地对系统作出频繁和可预测的重大变更。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致力于培育和维护一个厂商中立的开源生态系统,来推广云原生技术。我们通过将最前沿的模式民主化,让这些创新为大众所用
 
 
 
notion image
在云原生场景下,"空中换发"这个比喻可能被用来形容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动态地替换系统中的某个组件,就像在飞行过程中更换飞机的发动机一样。这种操作在云原生技术中是可能的,因为云原生架构的设计就是为了支持这种高度的弹性和动态性。
具体来说,在云原生应用中,"空中换发"可能指的是以下操作:
  1. 无缝更新服务(Rolling Updates):在Kubernetes这样的容器编排平台中,可以逐渐替换旧版本的Pods(容器的集合)为新版本的Pods,从而实现不停机更新服务。
  1. 蓝绿部署(Blue-Green Deployment):同时运行两个完全相同的生产环境(一个"蓝",一个"绿"),然后在某一时刻将流量从旧环境(蓝)切换到新环境(绿)。
  1. 金丝雀发布(Canary Releases):向一小部分用户推出新版本的服务,以确保新版本稳定后再向所有用户推广。
  1. 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利用服务网格技术,如Istio,可以在运行中的服务之间动态调整流量和策略,从而实现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更换服务。
这个比喻强调了云原生应用的一大优势:能够在不影响正在运行的系统的前提下,进行升级和维护操作。这样的能力对于需要高可用性和持续交付的业务至关重要。
 

容器镜像一旦创建完成, 就变成 read only , 成为不可变设施的一部分 .
docker
notion image
 

容器编排 CNCF
notion image
 

微服务
notion image
 

服务网格
CNCF 最新云原生定义中,服务网格的概念和微服务并列,这表明服务网格已经超越了其原初的角色 —— 仅作为一种实现微服务的新方法,现在已经发展为云原生的又一个关键领域。
 
ServiceMesh 之所以称为服务网格,是因为每台节点同时运行着业务逻辑和代理。这个代理被形象地称为 Sidecar (业务逻辑相当于主驾驶,共享一个代理相当于边车),服务之间通过 Sidecar 发现和调用目标服务,从而在服务之间形成一种网络状依赖关系。如果我们把节点和业务逻辑从视图剥离,就会出现一种网络状的架构,如图 1-12 所示,服务网络由此得名。
notion image
 
服务网格的实现通常由两部分构成, 数据面和控制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