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on image

context使用背景

因为goroutine,go的并发非常方便,但是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当我们进行一个耗时的异步操作时,如何在约定的时间内终止该操作并返回一个自定义的结果?这也是大家常说的我们如何去终止一个goroutine(因为goroutine不同于os线程,没有主动interrupt机制),这里就轮到今天的主角context登场了。
context源于google,于1.7版本加入标准库,按照官方文档的说法,它是一个请求的全局上下文,携带了截止时间、手动取消等信号,并包含一个并发安全的map用于携带数据。context的API比较简单,接下来我会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中进行介绍。

使用场景一: 请求链路传值

一般来说,我们的根context会在请求的入口处构造如下:
如果拿捏不准是否需要一个全局的context,可以使用下面这个函数构造
但是不可以为nil。
传值使用方式如下:
我们在func1通过WithValue(parent Context, key, val interface{}) Context,赋值k1为v1,在其下层函数func2通过ctx.Value(key interface{}) interface{}获取k1的值,比较简单。这里有个疑问,如果我是在func2里赋值,在func1里面能够拿到这个值吗?答案是不能,context只能自上而下携带值,这个是要注意的一点。

使用场景二: 取消耗时操作,及时释放资源

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context包,我们如何取消一个耗时操作呢?我这里模拟了两种写法
  • 平时开发中经常通过SetReadDeadline、SetWriteDeadline、SetDeadline进行超时取消
  • 耗时操作场景,通过select模拟
以上两种方式在工程实践中也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来看下如何使用context进行主动取消、超时取消以及存在多个timeout时如何处理。
  • 主动取消
  • 超时取消
对于多个超时时间的处理,可以把上述超时取消例子中的注释打开,会观察到,当处理两个ctx时,时间短的会优先触发,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判定一个context的Done()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保证调用到两个cancel函数
注意事项
  • context只能自顶向下传值,反之则不可以。
  • 如果有cancel,一定要保证调用,否则会造成资源泄露,比如timer泄露。
  • context一定不能为nil,如果不确定,可以使用context.TODO()生成一个empty的context。
以上是context的介绍,主要从使用层面,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在工程中可以进行灵活的使用。
感谢您的阅读,如有疑问或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