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RTA&RTB广告流程

一、概念定义

  • RTB,即”Real Time Bidding“,字面意思是实时竞价,在广告行业中,更广泛应用于:效果广告的购买方式,如今日头条的巨量引擎系统本身,可以被看作为一个RTB竞价广告系统;
  • RTA,即”Real Time API“,字面意思是实时API,主要存在于RTB广告生态系统中,用于满足广告主实时个性化的用户筛选需求,对于RTB广告的请求,会基于广告主自身的DMP能力,去决定每次广告主的请求要不要参与竞价,广告主对于用户是否参与竞价有决定权;
以上,按定义上来说,RTB是一种广告购买模式,区别于传统的PPC广告(根据用户数量计费)、CPM广告(一千次浏览计费)、CPC广告(每点击一次计费)、Monthly Flat(包月计费)、Daily Flat(包天计费)等,对比RTB就是在每个广告展示曝光的基础上进行竞价,通过每次竞价去进行付费|收费;RTB背后一般是一个复杂的竞价广告生态系统;
而RTA是一种实时的API接口,通过与RTB系统的交互,能直接引入广告主、广告平台双方的数据、模型能力,实现实时广告的优选;

二、为什么会存在RTA?

对于广告平台来说,一般都愿意做自闭环,也就是从流量接入、到广告竞价,一般广告平台都希望平台独立完成所有事情,对于广告主来说,广告主仅需在DSP平台提出自己的预算、人群定向等诉求即可;为什么此时广告平台愿意开放API接口,让广告主来参与核心的是否参竞环节的用户筛选呢?
其实,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广告平台的数据缺失,无法给广告主提供更好的实时解决方案」的一种妥协;一般来说,广告平台会掌握一手的广告营销漏斗数据,诸如广告的展示、点击、计费等,但是对最终的营销效果,如广告主的激活、充值、付费、活跃等数据,无法感知;
举个例子,一个典型的营销场景是:广告主仅希望对未付费的用户进行二次营销,那对于广告平台来说,就得知道哪些用户是付费的,以此进行过滤后竞价;广告平台获取数据的两个常见手段:1是广告主手动人群包上传;2是通过转化监测链接回传数据;对于人群包上传,无法有效满足数据的时效性,对于转化监测链接回传,对于广告主的数据隐私,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所以即便能满足时效性,但无法满足数据隐私性,广告主也不愿意配合合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告平台若不能满足广告主的投放诉求,广告主可能整体投放预算就会下调 ,这是广告平台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此时,对外开放一种实时API的能力,对于广告平台来说,相当于给广告主提出了一种用户参竞的解决方案,广告平台和广告主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去共同决定一个用户是否可以下发某条广告,广告平台因此保证了自己平台的广告效果,而广告主对于投放成本有了明显的控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三、RTA如何优化?

  1. 优化请求:针对每次广告请求,如果都去对广告主的服务器请求,会导致广告主QPS压力很大,同时对广告平台来说,也是资源的浪费;基于此,对于广告主已经识别的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不进行请求下发,而用「缓存记录」实现相同的目标;
  1. 提升DMP平台能力:这里面有两层含义:
  • 广告平台:建立针对行业的营销解决方案,让自己的广告效果竞争力更强;
  • 广告主:完善提升自己的DMP的能力,对于广告的参竞,有更多的数据决策依据;
以上,希望对您有用;
更多增长B端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峰回路转菌